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法治苏州

姑苏区司法局:法治宣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让普法走“新”更走“心”

时间:2024-07-09 11:24 来源:交汇点新闻、新华日报
【字体:

“未成年人如何提升自我防范意识?”“法治元素与传统文化如何深度融合?”……6月14日,在苏州市草桥中学,一堂由非遗传承人剪纸大师金国荣和警官董学彬联合带来的法治非遗课,让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还体验了剪纸作品制作过程,令人印象深刻。

借力辖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非遗人才资源,姑苏区司法局把法治元素融入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遗存,同时借助古城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打造出多条法治文化游线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构建“普治并举”格局,让普法走“新”更走“心”。

深挖资源讲好法治文化故事

每年的司法日是各地进行普法宣传的重要节点。而在姑苏区,司法日宣传与其说是一次普法活动,不如说是一场法治文化盛宴。

绣娘潘乃舒正在展示精湛的苏绣工艺,一旁的苏城公证处公证员陈康则通过苏绣作品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向群众推介“苏城存证”APP,告诉群众如何进行举证;来自苏州翠微月音·琴茶空间的茶艺师一边展示茶艺,一边由“吃讲茶”传统引入人民调解机制;书法家一边在扇面上进行艺术创作,一边介绍相关法律术语……在今年的司法日“非遗传承·法治寻征”活动现场,法治灯谜、品茗学法等近10个专题展位,吸引了众多辖区居民和游客参与互动。辖区居民沈金萍说,“在这里,我们既体验了苏州的传统文化,又学到不少法律知识,一举两得。”

姑苏区司法局副局长黄为一介绍,除了特殊节点,姑苏区司法行政部门还在日常普法中,将五谷画、碑拓、苏绣、缂丝、苏扇等传统文化与法治元素深度融合,并精挑《苏扇匠人和法治山塘》等一批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用于地铁广告展示、社区环境布置等,持续扩大宣传效应。

“来到花园,咱正好寻梦也……”在姑苏区胥江中心小学校,幔亭曲社社长、律师戴爱华正在为同学们上法治课。在昆笛伴奏下,《牡丹亭·寻梦》精彩上演。戴爱华说,“很多昆曲曲目蕴含了法治元素,比如《牡丹亭》,它体现了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而婚姻自由也正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权利之一。”

伴随着法治宣传与传统文化常态化结合,一批普法品牌在姑苏区应运而生。“法曲律韵”“獬小薰法治游”等普法品牌中,既有昆曲、碑拓等非遗项目,又有情景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既接地气,又蕴藏地方特色,成为法治姑苏的亮眼名片。

夯实阵地提升法治获得感

夏日傍晚,一艘标识明显的“法治号”画舫从山塘街游船码头徐徐启航。游客在领略河两岸姑苏特色风光的同时,也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法治文化之旅。画舫沿途经过白居易纪念苑、安泰救火会、岭南会馆、商会博物馆、虎丘放生碑、禁染碑、中国南社纪念馆等景点,古城别样的法治魅力尽情展现。


在姑苏,类似这样的法治文化游线路不止一条。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东北隅,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置身街区,沿着挹清廊一路逛去,古代社会法治碑刻等法治元素随处可见,不远处的中张家巷,法治景观与小桥、河道、民居等古城风貌遗存交相辉映。随着一个个法治阵地的建成投用,一幅法景融合的“法治姑苏”画卷正徐徐铺展。据统计,截至目前,仅法治文化游线路就已接待30余批近2000人次,广受好评。

姑苏区持续夯实法治阵地,在寓法于景中提升法治精神;依托阵地开展特色活动,在寓法于乐中提升群众法治感悟。

“筑起人民防线,维护国家安全,猜一成语:有备无患。”……在胥门广场,一排排大红灯笼下悬挂着各式各样的灯谜,国家安全法律知识隐于其中,吸引群众驻足竞猜。新颖有趣的谜语和现场通俗的讲解,激发群众学法热情,提升国家安全意识。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谜学分会副秘书长彭志浩介绍,协会每年都会与司法行政部门合作,举办法治灯谜有奖竞猜。“这种方式接地气、聚人气,更有利于形成传统文化和法治宣传贯古通今、新旧交汇的双赢局面。”

依托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姑苏区持续为普法宣传加码升级,让法治精神有形呈现、有效覆盖,也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借力传统优化基层治理效能

“为了父母房产的继承问题,两兄弟争执不下、言辞激烈、争吵不止。我多次约见当事人,给他们耐心解释相关法律。同时,我还通过‘以和为贵’的故事,帮助两兄弟平复情绪,解决争议问题。”日前,平江街道装驾桥社区“法律明白人”史忠调解了一起家庭纠纷,赢得当事人点赞。

法治+传统,成为社区“法律明白人”和法律顾问调解矛盾纠纷的重要砝码,两者有机结合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也激发基层自治的无穷活力。

不久前,在虎丘街道司法所组织的立法民意征集座谈会上,阳光城花园社区居民代表围绕城市更新条例提出建议,司法所特邀专家和律师对此进行现场讨论,吸纳高质量建议,为城市更新注入力量。“虎丘居民参与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虎丘街道司法所所长张宁说,历史上就曾有百姓联名反映染坊废水污染山塘河的问题,并被采纳,成为群众参与治理的一段佳话。

围绕这一民意征集传统,虎丘将立法联系点建设与“永禁染坊碑”循民意立法的运河法治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虎征征”立法民意征集品牌。目前,虎丘街道在19个社区和5家单位设立了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同时建立“街道—社区”两级立法民意征集志愿服务队,将立法民意征集和日常的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相结合,发挥“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作用,围绕事关百姓生活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邀请居民一起出主意、给建议。

在双塔街道,属地司法所结合“古迹多、街巷深、底蕴深”的古城特色,打造“小巷评理”特色品牌,融合社区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以及社区法律顾问力量,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围绕政策法规宣讲、居民公约制定、民间矛盾纠纷化解等话题,做到民事民议、以情动人、破解治理难题,实现了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根本性转变。双塔街道网师巷居民郭建英说:“有了‘小巷评理’,现在大家都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

法治+传统,姑苏区走出了一条特色普法之路。姑苏区司法局法宣处处长许为说,“未来,我们将持续创新方式、挖掘载体,用好传统文化,做优做强普法文章。”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