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法治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激活法治社工“新动能” 绘就善治唯亭“新风景”

时间:2025-07-01 14:06 来源:园区司法行政、唯亭街道司法所
【字体:

在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守护者”,他们不穿法袍、不持法槌,却扎根基层、以法为盾,为社区的和谐安宁默默贡献力量。他们就是街道的“法治社工”——用智慧与温情,绘就着“善治唯亭”美丽图景。

着眼治理需求

法治赋能注入“源头活水”

“家里的事,就找澄南家事!”伴随着台词的念出,张晗的拍摄工作终于顺利杀青。

说起张晗,他的名字或许还让人陌生,但那张总是洋溢着真诚的笑脸,早已深深烙印在许多居民的心间。作为街道法治社工队伍的一员,他总是积极参与街道法治和基层治理工作,凭借着精湛演技和过硬台词功底,成为“唯司图治”系列普法情景剧的“常驻嘉宾”,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道理,让法治的阳光透过镜头,温暖地洒进民众的生活。

法治社工是园区专门打造的一支法治思维与专业素养兼备、适应本土社会治理特点的高素质队伍。自法治社工培育工作推进以来,唯亭街道围绕“法治社工全覆盖”目标,立足37个社区人员配备情况和工作需要,先后选送73名社工参加法治实训,持续建优建强全能社工队伍,为基层依法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用好现有资源

以老带新延伸“解纷触角”

“哎呀,窗户全是泥点,晒干擦不掉,高层擦窗还危险!”某日下午,8位居民满脸愤懑,来到施家浜社区办公室求助。原来是同单元邻居装修,泥浆“天女散花”般喷溅,楼下住户朝南窗户都遭了殃。

社工朱一斌迅速行动,一边耐心倾听居民们的烦恼,给予暖心安抚;一边联系房东,详细说明情况,通过以法为据、以理服人,向房东阐释相关法规及邻里相处之道,引导双方理性沟通。一番交流后,房东认识到自身问题,主动承担了清理与赔偿责任。

朱一斌在社区工作不到3年,也并非法律专业出身,却能在短时间内化解这起棘手的纠纷。当被问及秘诀时,他笑着说道:“我可是明星警官张冬青带出来的‘徒弟’,调解的门道早就摸透啦!” 

张冬青、朱一斌是辖区居民信赖的“和事佬”,而他们的“师徒缘分”则源于街道组织的“法治社工+人民调解”双培优工程。为进一步提升社工解纷能力,唯亭街道司法所联合阳澄湖半岛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实训基地”,辖区“明星警官”、金牌调解员等调解骨干组成高素质讲师队伍,坚持“导师理论指导+基地实战训练”并举,推动37个社区42名社工完成实训。

如今,更多的“朱一斌”们扎根基层一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用好实训所学所得,为居民们排难解忧。今年上半年,法治社工参与纠纷调处90余件,有力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坚持管培结合

正向激励铺就“成长阶梯”

“申评法治社工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悬珠社区社工汪笑笑表示,去年她成为唯亭街道首批“初阶法治社工”,目前正在认真准备申评中阶资格。

为不断提升基层社工的法治能力和专业素养,唯亭街道积极引导“法治社工”参与园区分阶评定,目前街道已有22名获评定为初阶法治社工,31名顺利完成实训取得申评资格,首批8名初阶法治社工将于今年申评中阶资格。

“有了法治社工认证,工作时居民的信任感和认可度都提高了。”负责调解工作的李建峰笑言。

为激发社工队伍进步的内生动力,街道司法所鼓励社区工作者提升学历层次、参加职业考试,将法治社工申报名额优先向符合调解相应能力要求的社区调委会倾斜。

法治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接下来,唯亭街道将以建优建强法治社工队伍为纽带,推进法治建设与民生服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共进,切实写好基层良法善治“唯亭答卷”。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