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法治苏州

“非遗+法治”普法新模式,奏响文化与法治交融乐章

时间:2025-07-01 14:06 来源:法润吴中、吴中政法
【字体:

为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吴中区积极探索“非遗+法治”普法新路径,将非遗文化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让法治理念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深入人心,为法治吴中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举办法治非遗比赛

以艺载法,创意绽放 

成功举办法治非遗作品大赛,面向全区广征法治主题佳作。非遗传承人以法为题,施技艺、展创意,将法治理念巧妙融入创作。作品涵盖核雕、苏绣、木雕等吴中特色非遗形式。核雕镌宪法精神于方寸,苏绣织权利保障于针线,木雕融法治故事于纹路。积极参与江苏省法治非遗作品征集,四件作品入选云展播;组织区内传承人参与苏州市“天工苏作法治同行”创意征集,吴中16件法治非遗作品脱颖而出,尽显吴中法治文化建设的底蕴与创新。


举办非遗展览与市集

寓教于乐,文化普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法治非遗作品,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吴中区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非遗展览。展览现场,法治非遗作品整齐陈列,让群众在欣赏非遗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作品中所蕴含的法治理念。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吴中区举办非遗市集活动,非遗传承人们在现场展示自己的技艺,并邀请观众参与互动体验。孩子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尝试制作简单的法治主题非遗作品,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法治宣传变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


开展非遗法治课堂

传承文化,传播法治

邀请非遗传承人和法律专家共同授课。在课堂上,非遗传承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让学员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法律专家则结合法治非遗作品,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法治知识,将传统文化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通过非遗法治课堂,学员们不仅学到了非遗技艺,更增强了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拍摄非遗法治宣传片

视听盛宴,传播广泛

为了进一步扩大“非遗+法治”普法的影响力,吴中区拍摄了非遗法治宣传片《匠心雕刻法治之美》。镜头追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建明,从舟山核雕村的百年工坊出发,掠过庄严肃穆的宪法主题公园,让正义的刻度在核雕的方寸乾坤间纤毫毕现。宣传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吴中区的“非遗+法治”普法模式,为法治吴中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