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办事“满城跑”?企业寻求法律服务“渠道难觅”?法治文化氛围不够浓?在苏州市相城区,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大市民服务中心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这里不是简单的大楼叠加,而是将政务服务、法治服务、文化服务等多元功能深度融合,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成为相城提升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温暖民生的创新实践与亮眼名片。
“一站通办”,矛盾化解有了新速度
“之前家里对房产继承份额有分歧,在大市民服务中心先通过人民调解达成了协议,然后到公证处办好了继承公证书,最后在政务大厅办妥了房产变更登记,所有流程在中心这个‘大服务圈’里全部搞定,真是太省心了!”家住相城区元和街道的李先生感慨不已。他的切身感受,映射出中心带来的便捷服务。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需求多元化、矛盾复杂化趋势,相城区以区综治中心与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一体化改革为引擎,汇聚12345、寒山闻钟等45个诉求渠道及矛盾调解等26个中心功能,推动区综治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等资源系统性整合,并实现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整建制入驻,建成全市首个“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基层治理综合体,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数据集中归集”闭环治理格局。目前,11家常驻区级机关、16家轮驻单位协同运作,3个金牌调解室、6家社会化调解组织专业支撑,10余个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功能嵌入,实现从物理整合到机制融合的实质性跃升。
“法治暖企”,营商服务更添新温度
“直播间的企业朋友们注意了,今天重点解读企业经营法律风险……”助企发展司法服务中心临时变身直播间,在“惠企系列宣讲活动”第四场讲座中,邓法官正结合民法典、公司法实务案例开展线上普法。该中心对接苏州知识产权、劳动、破产、国际商事、互联网5个“国字号”专业法庭,为辖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的全流程司法服务新模式,被企业誉为“司法诊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相城区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大市民服务中心内设立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融合各地、各部门的企业服务资源,在全区建立惠企政策、诉求闭环、轮值服务等方面工作机制,推出9大类62项增值服务,“免申即享”事项达145项。同步建强政法护企“两个中心”,即“助企发展司法服务中心”和“企检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法律服务。同时,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全国率先探索“全生命周期大综窗”服务改革,拓展形成综窗服务应用场景102个,发布全国性标准《全生命周期大综窗服务规范》,真正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办得成事”。
“法润人心”,法治文化焕发新魅力
“瞧,这盏‘法治中国’彩灯,是我们亲手做的宪法主题非遗作品!”在位于中心内的全国首个宪法宣传教育馆内,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相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制作法治灯彩这类沉浸式活动,我们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引导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
在相城,法治文化建设正融入群众日常。中心巧妙融合了法治元素与公共服务,集聚宪法馆等10余个文化服务场馆,打造“法治+文化+生活”体验空间。苏州图书馆采莲分馆成为市民学习法律知识的“充电站”;宪法宣传教育馆通过场景复原、互动体验等形式生动展现法治历程,年接待团队超140批次;老年大学开设法律维权、防诈骗等课程;“澄心+”未成年人健康指导中心融合心理疏导与法治教育,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法治不再是抽象条文,而是化为身边的文化场景与生活实践。这种润物无声的浸润,持续涵养着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从顶层设计,到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机制创新,相城区大市民服务中心的生动实践,是立足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法治思维、集成理念打通治理堵点、提升服务温度的有力证明。它以“一门办”的便利回应了群众期盼,以“全链护”的举措温暖了企业发展,更清晰勾勒出一条现代化治理的“相城路径”——集成高效、法治护航、民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