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公安分局:突出三项机制推进执法顽瘴痼疾整治纵深开展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进入查纠整改环节以来,姑苏公安分局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关键执法环节和类型执法问题,重点突出多重筛选、智能排查、源头防范三项机制,不断清理执法问题、净化执法环境,扎实推动执法顽瘴痼疾整治纵深开展。一是突出多重筛选机制,高标深化案件评查。以更高的标准、更强的力量、更客观的评定来强势推动重点案件评查工作,有效防止查而不细、评而不准的问题。建好一个筛查标准。聚焦容易产生问题的案件类型,充分运用警务基础信息工作大平台、执法智能管理平台开展结果筛查,并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项评查。配好三级筛查力量。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原则,组织专门力量,按照派出所自查、警种盯案、交叉检查的筛查流程,开展阅卷查纠问题工作。特别是在交叉检查阶段,抽调 60 余名所队法制员开展二轮次脱产式交叉集中检查,以三级筛查力量凸显问题筛查强度。用好二级评定机制。以顽瘴痼疾整治分管局领导为组长,法制、党风、督察、政治处、经侦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建执法顽瘴痼疾核查评定小组,按照“一案一表、一事一议”原则,逐警逐案全面核查、审慎评估和依法认定。建立各牵头部门先行初评,执法顽瘴痼疾核查评定小组复评的二级评定机制,通过执法管理委员会、党委会对评定出的执法瑕疵、过错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形成处理意见。二是突出智能排查机制,精准排摸新旧问题。突出已有数据“回头看”,强化智能数据运用,确保数据排查更加精准。用好已知数据,防止“灯下黑”。用好重点数据,杜绝“肠梗阻”。用好关联数据,减少“漏网鱼”。三是突出源头防范机制,筑牢防范干预城墙。围绕 “三个规定”,从执法主体、执法环境、执法环节精准施策,确保“三个规定”执行见实见效。强化警示教育。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分局党委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分别至挂钩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确保教育全覆盖、无死角。统筹用好组织生活会、专题党课等形式,剖析讲透涉及违反“三个规定”的典型案例,筑牢思想防线。丰富宣传载体。整合各类户外广告栏、宣传板等载体,持续播放展示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相关教育片、宣传图,营造浓烈的宣传氛围。抓好派出所办事窗口、接报案岗、讯询问室、律师接待室等重点区域,悬挂宣传展板,公布监督电话,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建立告知机制。牢固树立“受监督是常态的理念”,针对办案涉及的各个环节及相关人员,建立覆盖讯问、询问等各个笔录制作场景的前置宣传告知机制,通过发放监督卡的方式,精准宣传渠道,坚决把可能滋生违反“三个规定”的土壤铲除干净。
吴江法院:四项突出动作落实服务群众“四点事”
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源源不竭的工作动力和实实在在工作成果,吴江法院找准群众关注的“四点事”,细化工作举措,优化工作方式,扎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将脚踏实地的干事力度转变为惠民利民的司法温度。一是为民解忧突出“实”,纾解群众“痛点”。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群众烦心事。诉讼服务中心设置敬老助残专窗,为弱势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细致高效的诉讼服务,助力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开展专项执行行动,提升执行质效,10天将31名工人的工资款全部执行到位。通过诉前调解方式,高效化解工人工资案件,半天时间让近50名工人的工资有了盼头。加大清理案款力度,重点整治执行工作中执行案款滞留、发放不及时等突出问题,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二是化解纠纷突出“快”,回应群众“槽点”。直面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诉求,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全国首创与三大保险公司签订“司法送达备忘录”,扩大受送达人范围、确认诉前送达效力,着力缩短纠纷化解周期,节省群众诉讼时间成本。联合示范区法院推进“异地查档”项目,方便三地群众在本地便捷查询三家法院电子卷宗。整编诉前调解力量,完善诉调衔接机制,总结“四个同步”工作法,不仅注重诉前调解阶段“调”的力度,也注重对后续诉讼过程“推”的深度,充分发挥诉前调解程序的诉讼辅助功能,确保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都能直接驶入快立、快审、快结的“快车道”,提升涉诉群众的体验感与满意度。三是工作机制突出“新”,疏通服务“堵点”。先行先试,巧做创新文章,科技赋能审判,持续提升群众司法服务获得感。针对个人债务清理案件中当事人的不诚信行为,首次处以罚款,依法保护债权人利益,确保个人债务清理程序帮助真正“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获得新生。优化E键归档方案,大力在纸质卷宗自动化归档中应用,用科技创新解放生产力,提升卷宗档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将案件办快办好。联合示范区法院研发“长三角示范区执行在线”平台,实现异地执行事项线上高效办理,从“最多跑一次”发展为“一次不用跑”,更好地穷尽执行措施,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自主研发“苏小e”智能语音电话管理系统,无限扩展诉服时长,破解当事人“找法官难”问题,架起一座当事人和法官沟通的“鹊桥”。四是延伸职能突出“全”,补齐服务“断点”。坚持服务导向,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推动司法为民工作走在前列。打造“惠企零距离”“锐破扬帆”等党支部品牌,将“司法惠企直通车”驶入10余家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私人订制”。在6个乡镇设立“幸福港湾”婚姻家事巡回审判驿站,赋予群众更多人文关怀和司法温度。5次作客电台,在电波里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答疑解惑。4次开展“我是小法官”法院开放日主题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播撒法律种子。法治巡回宣讲团3次走进辖区行政管理机关,助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适时召开知产、涉少、破产等专题案件审判新闻发布会,发布审判报告和典型案例,为稳定社会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