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吴中区香山街道聚焦人民群众需求,瞄准基层治理难点,依托街道-村社区-网格长-楼道长四级联合联动,打造了“楼长吹哨、智慧搭台、行业配合、专业助力、社会参与、议事兜底”的“六调”工作机制,构建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覆盖辖区”的调解格局,不断把调解服务向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延伸。
瞄准楼道调解小切口
保障基层治理群众性
楼道是基层治理的“末梢单元”,如何发挥“红色力量”在“末梢单元”治理中的强大动能,是香山街道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目前,香山街道各村社区组建由热心居民和党员干部为骨干力量的楼道长团队,让“红色力量”为社区治理建设、社会治理建设添砖加瓦。根据“1-1-6-8”工作法则,即一幢楼配备一个楼道长,一个楼道长主要负责“收集小建议、提供小服务、建设小阵地、实施小项目、开展小活动、解决小矛盾”等事项,让社区80%的“微小”问题,通过楼道长口里“一句话”、微信群里“一信息”,将矛盾吸附化解下沉到楼道之间。
生活在水桥花园的居民张大姐,就是一名老资历的楼道长,在回答如何做到楼道长这个问题时,她总结的就是要多看几眼,多问几句,多管“闲事”,多些“爱心”。“二楼楼梯间的灯泡坏了,忽闪忽闪,看到之后,我立马跟网格长联系,半小时之后,维修师傅就过来了。”“楼下的草坪上面有人乱扔垃圾,及时上门跟住户做好解释工作,再上报网格长是否需要增设便民垃圾点。”“咱们老百姓很少遇到大事,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我们关心的大事,这些事情解决好了,心情才会好,我们的归属感自然就很强。”
依托智慧调解搭平台
赋能基层治理智能性
想要基层治理好,智慧调解不能少,香山街道充分发挥“苏解纷”“12345联动中心平台”“矛盾调处分中心平台”“智慧社区”“法润民生”微信群等数字平台在矛盾发现、调解过程中的优势。去年7月台风“烟花”来临期间,73岁老同志周苗青家屋顶热水器固定支架松动,随着大风摇摇欲坠,他立即利用“智慧社区”平台一键预警求助,工作人员看到实时信息后立即安排物业现场组织紧急加固,并快速对相关隐患房屋进行排查处理,避免出现高空抛物危险。今年初,两位居民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了争吵,法律顾问、工作人员发现后,了解相关情况后,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握手言和。对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在外地的纠纷,利用手机、电脑等连线双方当事人,进行“线上”视频调解,足不出户即可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人民调解“零距离”。今年1月至今,通过“智慧调解”模式化解纠纷4起。
开拓行业调解新视角
助力基层治理专业性
随着社会发展,百姓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矛盾纠纷调解需要行业力量参与其中。香山街道因地制宜打造“农家乐”“物业管家”特色调解服务品牌和“老潘调解工作室”等个人调解室,组建由“工程建设、房屋装修、物业管理、消费者维权”等为主体的专家智库,有针对性地化解各类纠纷。居住在香山花园的葛阿姨住在5楼,一天她发现墙面上有水,打了物业电话,过来查看是什么情况,原来是6楼厕所水管坏了,一直往楼下渗水。当初没那么严重,这事就一直耽搁下来,这一耽搁就是4、5年,近期,楼房渗水严重,相应的墙面也有破损,葛阿姨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要修复到和以前一样,这样大概花费就要八九万,对方一直只愿意赔偿当初要修复时的价格,多一分钱都不愿意出。葛阿姨自己算了算,觉得太亏了,自己的房屋墙面,家具都被渗水弄坏了,肯定不能接受当初的价格。这个问题核心争议点就是现在房屋的损失与那次渗水的关系等问题,香山司法所借助专家智库力量,邀请装修行业专家、法律顾问参与调解,用专业力量查明真相、分清责任、提出对策,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都露出了久违、轻松的笑容。
打造司法调解大矩阵
增强基层治理认可度
法治氛围愈加浓厚的今天,百姓法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处理房屋买卖、财产分割、遗嘱订立等重大问题时,更加需要以法律为准绳。为了减少百姓诉累,拓展非诉讼解决纠纷途径,香山街道邀请度假区法庭法官定期开展巡回法庭活动,取得“开展一次,上好一课,普法一片”的效果。推动律师参与调解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律师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在委托人心目中被信任的形象,提出的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建议更易为当事人所接受和认同,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香山街道积极引导律师参与民事纠纷的调解,充分发挥律师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优势。
注入社会调解新力量
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
随着度假区中心区逐步建成和拆迁安置进入尾声,街道工作重心亟需以拆迁为中心向以社会管理服务为中心、管理模式由以农村治理为主向城市治理为主转变;随着大量商业楼盘开发和地铁5号线开通,治理对象逐渐由以本地人口为主向以本地人、新苏州人并重转变,单单靠工作人员还不够,推进“枫桥式”村(社区)建设,必须探索将村居民纳入到治理主体中来,最大限度利用好村(社区)人力资源。实行“邻里守望”制度,优化网格设置,依托“关爱民生法治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等法治项目,深化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建设先进街道创建,培育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大力开展乡村法治队伍建设,为乡村多元诉求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先后被评为全市“法治苏州”先进集体、苏州市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吴中区法治政府建设先进集体,2022年被命名为苏州市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针对商业小区,街道正在探索将新市民拉入网格治理中来。热心参与社区活动可以兑换积分礼品、寒暑假增设新市民儿童放心班,增强其归属感和认同感。
架起议事调解连心桥
打通基层治理新渠道
解决停车难、更换小区路灯、增设无障碍通道……基层事务纷繁复杂,群众的事情由群众商量着办,往往才能办好办实办细。在民主议事厅商讨确定小区建设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已成为舟山花园居民生活中的一件寻常事。
村(社区)按照议事协商有场地、有议题、有流程、有实效的要求,搭建居民议事调解平台。以街道为统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构建民主决策机制,通过组织搭台、先锋带动、网格促治、群众当家四级联动,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实行“3个1”工作机制,即1个村社区选派1名街道领导干部兼任“议事调解指导员”,原则上每月到村指导1次工作,督促和指导工作开展,确保“议事调解”常态长效,落到实处。
“小区的事情,也是我们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协商、一起想办法,很多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街坊邻居只要空了都喜欢到社区来议事。”舟山花园居民李大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