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自家姐妹,应该互相关照,为了一些小事产生矛盾,这样不值得!”
近日,吴江区震泽镇朱家浜村矛调中心“老朱调解室”调解员正苦口婆心调解一对姐妹的矛盾纠纷,这对姐妹因为一面围墙,影响道路通行,争吵不休,希望通过释法明理化解矛盾纠纷、维系姐妹亲情。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也是“老朱调解室”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解决矛盾纠纷,2023年1月,震泽镇朱家浜村党委书记管国林带头在村矛调中心成立“老朱调解室”,并邀请调解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两名退休老干部担任调解员,推动实现矛盾就地就近化解。“老朱调解室”成立以来,已经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一百二十余件,成为村民反映问题、化解矛盾的重要“会客厅”。
“一棵树”引发10年纠纷 换位思考促进邻里和谐
就在去年,“老朱调解室”成功化解了一起因香樟树引发的延续10年之久的邻里矛盾纠纷。村民沈某的房屋院落前长着一棵硕大的香樟树,不仅挡住了家里一楼的采光,刮风下雨时,树叶还会飘落堆积在院子里,这让他感到十分苦恼,希望可以砍掉这棵树,但遭到香樟树主人李某的拒绝。
“这棵树是长在我家自留地上的,已经十多年了,如今枝繁叶茂,而且是我种树在前,他建房在后。”李某表示自己是有理的一方。
“双方之前也偶尔有些矛盾纠纷,互不退让,导致这样一个小矛盾拖了好多年。”“老朱调解室”负责人管国林坦言,近几年,他与村里干部跑了一次又一次,后来又联系双方子女,让他们代为做思想工作。渐渐地,两家逐渐松口。考虑到这个矛盾时间跨度较长,管国林联合调解室里的两位老干部一同参与,经过多次反复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李某同意将香樟树砍掉,两家之间十来年的矛盾得到圆满化解。
在管国林看来,换位思考是破解很多难题的实招、硬招、好招。“我们一遍一遍讲道理,让他们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大家才能彼此理解、互相包容,矛盾纠纷也随之消散。”
三支队伍凝聚多元力量 精准解纷让矛盾不出村
为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老朱调解室”的调解员积极探索社会化治理新路径,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三大调解相结合,通过调解员、驻村律师、志愿者等三支队伍协同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民情收集,达到快速处理、持续跟踪的效果,做到民事民调、民事民管、民事民办。
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老朱调解室”的调解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调解工作法:第一步是根据矛盾性质,引入对应的调解员;第二步是从其为人处事方面着手,找到沟通的切入点;第三步是学会打亲情牌,通过周边亲属、子女小辈,沟通协调会方便很多。
时代在变化,人也在进步。在管国林的带领下,“老朱调解室”定期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经验分享会,每季度开展一次普法活动,向村工作人员和小组长等传授常见的矛盾纠纷调解方法,引导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