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一线动态

有人让你买黄金寄给他?!可要小心了!

时间:2025-08-19 10:10 来源:吴江公安、吴江政法
【字体:

“您好,有个快递麻烦尽快帮我拦截一下!”

近日,吴江区公安局滨湖新城派出所反诈工作室内,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黄金保卫战”。


就在数小时前,滨湖新城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指令,市民冯先生存在被诈骗风险。民警立即与冯先生取得联系,向他询问相关情况。

“我没有被骗!”冯先生语气坚定地告诉民警,自己了解网络诈骗套路,不可能被骗。

“我们只是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以防万一!”民警不放心,和反诈专员一起耐心劝说许久,冯先生才放下戒备。


“你手机里怎么没有淘宝?”民警看了看冯先生手机,心中顿生疑虑。他尝试下载淘宝APP查看,果然发现冯先生账户有数笔寄往天津的黄金订单。

民警连忙追问购买原因,冯先生先称“买来收藏保值。”后又改口“给朋友家孩子买的。”神色慌张,前后矛盾,且无法提供任何凭证。

民警断定这是“邮寄黄金”诈骗。

"让你寄黄金,是为了躲避追查……"民警当即严肃告知冯先生,并剖析近期高发的“黄金骗局”案例。

经过半个多小时耐心讲解,冯先生幡然醒悟,立即将刚下单的总价三万余元的黄金订单取消。


但一笔价值24000余元的黄金包裹,次日即将送达收货人。

民警立即争分夺秒,与网络店铺、平台客服、快递公司多方沟通协调,申请紧急拦截,最终成功截停包裹。


几天后,冯先生带着“失而复得”的黄金专程来到派出所致谢。

“多亏你们,帮我挽回了五万多元损失!”

无独有偶,吴江七都的李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骗局。


近日,吴江区公安局七都派出所接到预警指令,居民李先生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火速上门劝阻。

起初,李先生也是十分抗拒不愿多谈,表示自己是“投资”不是“被骗”。经民警耐心解释和反诈宣传,他才道出了实情。

原来,他在网上结识了一名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网友,对方让其下载某聊天软件。对方声称近期有个“投资项目”收益十分可观,只需线下购买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点,用于更换美金进行充值投资,即可获得高额回报。

在对方的不断诱导下,李先生前往金店购买了价值12000余元的黄金,并联系快递准备寄出!

关键时刻,民警及时登门劝阻,李先生最终取消了订单!


“一旦把黄金寄出去,就追不回来了。”

意识到被骗,李先生后怕不已,所幸黄金并未寄出。

随后,民警指导他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再次进行了反诈宣传。

近期,诈骗分子将“银行转账”演变为“购买黄金并邮寄”的方式进行诈骗,很多想通过黄金大赚一笔的人,最后落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中,成了骗子的“黄金矿工”。

邮寄黄金骗局类型

1.投资理财+邮寄黄金=诈骗:诈骗分子伪装成“理财顾问”等在社交群内发布虚假投资理财消息,自称投资公司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内部渠道带人投资赚钱,先期骗子会通过“指导投资”给予小额返利来降低受害人的戒备心理,在受害人尝到一点甜头后,骗子会提出需要邮寄黄金“充值”才可以继续指导投资,或者取出前期收益,等你最后寄出黄金想提现本息时却发现早已被人拉黑或无法登录账号。

2.扶贫项目+邮寄黄金=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邮件、短信、快递等渠道发送所谓的政府机构公告信息,向受害人发送假的红头文件,诱导受害人下载不明APP或点进不明链接。骗子通过APP或者客服诱骗受害人邮寄黄金,来获取所谓的巨额回馈或国家补贴,之后骗子称回馈的资金被冻结,需再寄一定重量的黄金才能解冻,如此循环套路实施诈骗。

3.婚恋交友+邮寄黄金=诈骗:骗子冒充“贴心暖男”或“成功人士”,以特定职业身份或出示假造身份证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待感情升温后引诱受害人进行黄金投资,让受害人线下购买黄金再寄到指定地方或上门取货,等受害人已无资金再购置黄金或是想提出投资所赚的本息和时,却发现自己早已被“男友”或“女友”拉黑,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4.刷单返利+邮寄黄金=诈骗:骗子通过社交软件、招聘网站等渠道散布招聘兼职或刷单返利的信息,“待业在家的宝妈”或“退休在家的老人”往往是此类诈骗的对象,骗子会诱导受害人进行刷单或做任务,先期的确会给予奖励或小额报酬后称因受害人“平台积分不够”或是“银行卡受限无法转账”等需要购买黄金邮寄到指定地址才能完成巨额奖励提现,等你最后想提现时早已联系不上对方。

5.冒充公检法+邮寄黄金=诈骗:骗子通过电话、Facetime等渠道假冒“公检法”等部门,向被害人发送假冒“逮捕令”“红头文件”等声称被害人涉嫌“信息泄露”“洗钱”等犯罪,为进一步取得受害人信任骗子还会出示假“警服”“警官证”等,待被害人陷入恐慌情绪时,骗子称要进行“资金清查、验证”引导受害人购买黄金,后通过引导受害人邮寄到指定地点或安排人员上门收取等方式实施诈骗。

那么问题来了?

诈骗手法从“银行转账”演变为“购买黄金邮寄”,

骗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原因解析

1.洗钱监管加强:随着反诈金融监管的加强,银行对大额转账、异常交易等行为的监控力度不断加大。诈骗分子为了规避这些限制,减少被银行系统拦截和追踪的风险,开始寻找新的资金转移方式。

2.黄金的特殊性:黄金作为高价值、易携带且易于变现的资产,成为诈骗分子眼中的“理想工具”。通过诱导受害人购买黄金,诈骗分子能够更隐蔽地转移资金,增加追查难度。

3.心理战术运用:购买黄金的行为在受害人心中往往具有更强的实体感和信任感,相较于无形的电子转账,黄金更能让人产生“真实投资”的错觉,从而放松警惕。

警方提示

“线上诈骗+线下取现/购买黄金”为诈骗分子实施诈骗新型套路,大额取现或购买黄金交给指定人员或运送到指定地点不仅被骗钱财,还帮助诈骗分子完成了赃款转移。

利用自己或他人银行卡帮助诈骗分子取现,后转移到指定位置或交给指定人员,不仅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还将面临严重的金融惩戒、电信网络惩戒或信用惩戒。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