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法要闻

党史学习教育|徐美健上党课:学习百年党史,践行初心使命,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美窗口”保驾护航

时间:2021-06-28 16:01 来源:
【字体:

1.jpg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部署要求,6月25日,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美健以“学习百年党史,践行初心使命,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美窗口’保驾护航”为主题,为政法委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阔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在真学真用、真知真行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宝贵经验,不断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苏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卜鉴民出席活动。

2.jpg

徐美健指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政法系统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形成了浓厚氛围,取得了扎实成效。要从党史学习中增强思想自觉,永葆政治本色。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工作重点任务结合起来,努力把学习党史的收获转换为政法工作的成果,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要从党史学习中深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市政法干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上出真招,用心用情解决好广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实事好事真正办到心坎上,努力创造更多共享发展的新成果。要从党史学习中总结历史经验,应对风险挑战。深刻体悟党在处理重大选择、重大转折、重大挫折、重大斗争过程中的坚守执着、历史清醒、科学态度和胸襟视野,从党史中读懂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面临的各种难题的制胜密码,强化对风险和挑战进行判断和掌控的能力。要从党史学习中激发工作动能,锤炼过硬本领。真正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理想信念、干事激情、能力素养,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具体行动,凝聚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徐美健强调,要按照省委常委、市委许昆林书记提出的“坚持立破并举、守正创新,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苏州政法铁军,为打造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保驾护航”要求,慎终如始、善作善成,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加大推进力度,确保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结提升取得扎实效果、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促提升。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总脉络,将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的长期建设有机结合,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引导广大干警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努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建立常态化学习的机制性安排,持续推动学习内容不断转化为干警净化思想灵魂、筑牢政治忠诚、强化使命担当、全面践行为民宗旨的生动实践。要进一步查纠整改促提升。始终保持强力高压态势,坚持对违纪违法“零容忍”、查办处理无禁区。要进一步整肃队伍促提升。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强化政治训练、抓好队伍教育,推动建设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法队伍。深入挖掘扎根基层、温暖民心的一线干警的生动事例和先进情怀,为广大政法干警示范领航,为苏州政法队伍代言塑形。抓实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和“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政策教育,反复教育启迪,积极治病救人。要进一步建章立制促提升。筹抓好“当下治”和“长久立”,坚持把问题整改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边查边改边建,把苏州教育整顿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促进教育整顿成果长效化。积极推动将领导干部签订严格执行“三个规定”承诺书作为今后新提任干部任用上岗的前置程序,纳入干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性安排,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自觉贯彻“三个规定”的力度、广度、深度,努力实现法治昌明、“海晏河清”。

徐美健要求,要充分认识党史学习教育“以史强党、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以史铸警”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从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完善风险防控“四项机制”,健全完善多元预防化解矛盾机制,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始终保持对各类犯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中心大局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法治苏州建设“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拓展深化长三角执法司法协作联动合作,推动设立长三角示范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深入落实《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1》各项要求,调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发挥知识产权、破产、国际商事等专业化法庭作用,为苏州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 不断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政法公共服务水平。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优化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专项规划,建立健全“1+1+N”的政策指导体系,加快建设综合指挥中心和大数据平台。推进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紧密结合,加强网格内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深化律师进网格制度,推进“警网融合”“多格合一”,切实提高群众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获得感。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社会治理法治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具有苏州特色的工作指引项目,倾力打造“苏城善治”社会治理品牌。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